理光如何落實企業永續營運?
對於企業來說,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落實永續經營,成為了重要課題。理光的永續目標是成為「員工充滿熱情和自豪感、深受客戶讚賞、為客戶創造價值」的公司。為了達成其目標,理光將ESG融入進日常營運,持續為打造驅動創意和幸福感的工作環境努力。
以下將分成社會、環境、治理三個面向,介紹理光內部的 ESG 實踐。

社會面
社會永續的核心根本是人,秉持「成就工作價值」的使命和願景,理光重視人才培養並鼓勵員工的成長與學習,並為創造多元、平等、共榮(DEI)的工作環境而努力。
1. 多元學習與成長
理光為員工提供「iLearn」數位學習平台,其中擁有超過3,400項內容,主要為提升數位人才所需的技能,包含 AI 與雲端相關應用等。數位學院的目標是培養員工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未來理光集團計畫與大學等教育機構合作,進一步完善平台。
2. 性別友善的工作環境
為了確保每位員工發揮所長、獲得成就感,理光也將 DEI理念融入日常辦公 。包括將女性賦權視為多元性的關鍵議題之一,並持續實施相關措施,例如 2025 年理光集團的女性管理職務目標為超過10%、全球目標超過20%,台灣理光的女性管理職比例則為 29%,並在公司設有哺集乳室等設施,讓女性能更好地兼顧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
3. 平等、公平的就業條件
理光認為,人人都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機會,在社會上充分發揮能力。基於此一信念,理光積極促進身心障礙人士就業,並根據需要在工廠引入坡道、無障礙廁所、專用停車位等無障礙設施,以及專門設計的相關設備。透過打造包容性的企業文化,理光希望能真正實踐多元共融的精神,為邁向永續社會盡一份心力。
環境面
理光集團將「實現零碳社會」與「打造循環經濟」定位為重要議題,並制定了環境目標:在2050年前於整個價值鏈中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,並在能源上改用 100% 的可再生電力。
1. 達成2050目標的三大支柱
為達成2050年目標,理光建立了持續改善環境活動的體系,並圍繞三大支柱開展高效工作:在日常營運中減少環境影響的「提升環境績效」;在環保合規方面「遵守法律法規及要求」;以及在公司內外「透過溝通實現順暢營運」。
2. 理光的環境管理策略
理光致力於減少業務活動所需的能源,例如電力消耗和汽油消耗,以促進節能減排、減少辦公室產生的廢棄物。此外,作為環境風險管理活動,理光透過在各營運據點落實環保合規措施,確認公司產生的工業廢棄物的處理情況,加強對法律法規的應對。台灣理光身為子公司,也跟隨理光集團的環境管理政策,並獲得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(EMS)認可。

3. 內部推廣循環經濟理念
另一方面,台灣理光也在企業內部推動循環經濟概念。例如在2024年舉辦換物活動,邀請員工捐出二手書籍、文具與玩具等,讓這些物品能更充分被使用,進而落實減少廢棄物的理念推廣。
治理面
為了有效運作並實現商業策略和業務目標,理光建立了內部控制流程,制定「理光集團標準(RGS)」,致力於全面的風險管理。
1. 業務連續性計畫(BCP)
理光以上述兩項方針展開商務活動,並制定業務連續性計畫(BCP),透過各部門定期評估風險,最大程度減少重大災害或事故發生時的損失,並縮短恢復時間。
2. 建立資訊安全管理系統
身為一間向客戶銷售文件安全相關產品的企業,理光建立了有助於業務發展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(ISMS),以因應業務模式複雜化和工作方式多樣化產生的新風險。台灣理光的資訊安全管理政策也獲得 ISO/IEC 27001:2022 認證,並較過去的2013認證版本新增11個控制措施,涵蓋更廣泛的資訊安全問題,包括個人數據保護、雲計算和供應鏈風險等。
3. 採取負責任的採購規劃
理光從設計到採購,嚴格遵循《採購活動基本原則》。理光在2019年加入了 RBA (責任商業聯盟),該聯盟致力於在全球供應鏈中推進企業社會責任。理光要求供應商合作夥伴也根據《理光集團供應商與合作夥伴行為準則》進行負責任的業務活動。
從人才培育、多元共融的職場文化,到減碳節能、推動循環經濟,再到強化治理制度與資訊安全,理光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承諾,這些努力形塑出一個對員工、客戶與社會負責的企業典範。未來,理光將持續以創新為本,攜手內外部夥伴共創兼顧經濟與社會價值的永續未來。